活板印刷术排版的六个步骤,活板印刷的工作流程

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活板印刷术排版的六个步骤,以及活板印刷的工作流程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 今天给各位分享活板印刷术排版的六个步骤的知识,其中也会对活板印刷的工作流程进行解释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别忘了关注本站,现在开始吧!
1、沈括的活板那五个步骤是什么?
雕版印刷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创造,但也有不便之处:印一种书就得雕一回木板, 费时费力,无法迅速地、大量地印刷书籍,一旦这部书不再重印,那雕得好好的木板 就完全没用了。
到了十一世纪中叶(宋仁宗庆历年间),毕升发明了一种更进步的印刷方法—— 活字印刷术,把我国的印刷技术大大提高了一步。公元1041——1048年,平民出身的毕升用胶泥制字,把胶泥做成四方长柱体, 一面刻上单字,再用火烧硬,使之成为陶质,一个字为一个印。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 板,铁板上放松香、蜡、纸灰等的混合物,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,在铁框内摆满要 印的字印,摆满就是一版。然后用火烘烤,将混合物熔化,与活字块结为一体,趁热 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下,使字面平整。便可进行印刷。用这种方法,印二、三本谈不 上什么效率,如果印数多了,几十本以至上千本,效率就很高了。为了提高效率常用 两块铁板,一块印刷,一块排字。印完一块,另一块又排好了,这样交替使用,效率 很高。常用的字如“之”、“也”等字,每字制成20多个印,以备一版内有重复时使 用。没有准备的生僻字,则临时刻出,用草木火马上烧成。从印板上拆下来的字,都 放入同一字的小木格内,外面贴上按韵分类的标签,以备检索。毕升起初用木料作活 字,实验发现木纹疏密不一,遇水后易膨涨变形,与粘药固结后不易去下,才改用胶 泥。这就是最早发明的活字印刷术。这种胶泥活字,称为泥活字,毕升发明的印书方 法和今天的比起来,虽然很原始,但是活字印刷术的三个主要步骤一制造活字、排版 和印刷,都已经具备。北宋时期的著名科学家沈括在他所著的《梦溪笔谈》里,专门 记载了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。毕升发明活字印刷,提高了印刷的效率。但是,他的发明并未受到当时统治者和 社会的重视,他死后,活字印刷术仍然没有得到推广。他创造的胶泥活字也没有保留 下来,但是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,却流传下去了。1965年在浙江温州白象塔内发现的刊本《佛说观无量寿佛经》经鉴定为北宋元 符至崇宁(1100——1103)年活字本。这是毕升活字印刷技术的最早历史见证。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活板印刷术排版的六个步骤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活板印刷术排版的六个步骤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